品种优,技术高,夯实了苏芡能够胜出的基础。但在现代社会,酒香也怕巷子深,现代化的市场推广也是必不可少。苏州土生水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苏州第一批公司化、规模化、品质化经营苏州鸡头米的企业,通过与芡农的深度合作,确保品种正宗、种植科学、加工规范卫生、物流便捷迅速。从田间地头到您的餐桌,我们每一步都深切关注,为让全国人民都能在家吃到苏州健康美味的鸡头米,我们一直在努力!
鸡头米学名芡实,并不是苏州特有,从东北到东南亚都有种植。但只有苏州出产的鸡头米高调亮出地域旗号,被业界尊为“苏芡”。苏芡成名,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品种带来的独特的口感,好吃,是硬道理。
除了品种优,苏州鸡头米之所以能够叫响,还在于其种植加工技术的高超。苏州人称鸡头米,又叫南荡鸡头,南荡到底在哪里?尽管各地有争议,但目前最通行的一个说法是在工业园区的娄葑。
鸡头米难种难剥,技术要求非常高。首先是采收上,全国很多地方采鸡头米是一次性采收,老的嫩的一网打尽。苏州人则是分批采,从最初上市“七天打两头”,到最后一批“四天打两头”,形成了一套经验。采鸡头时,用特制的竹刀在果实基部切几刀,一点都不能伤到果柄,因为果柄受伤,水从伤口进入植株,会造成死亡。剥鸡头米时,最初是用牙齿嗑,技术好的人,能把壳一嗑两瓣,丝毫不伤及米仁。这“嗑鸡头米”绝对是一个技术活,当时群力村有一句老话叫“传媳妇不传女儿”,因为媳妇是嫁到村里,女儿将来要嫁到村外,如果把这一手绝活传给女儿,就等于把技术传给了外村人。不过随着品种改良,生产方式改变,现在鸡头米都改用专用铜指甲剥了。